第五十二章 兵发梁山-《水浒之祝家庄逆袭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马,是大宋朝心中永远的痛!

    大宋没有马的借口有很多,无非是北方的养马之地被西夏和辽国占领,这跟学渣总是把成绩不好归咎于座位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可是西夏是宋仁宗时期才建立的,以前还是宋朝的藩属啊。

    宋太宗北伐时,出动马匹二十一万。宋真宗时,宰相向敏中上奏称战马太多,要求卖掉十三岁以上的战马。

    如此开局,比汉唐强太多了。

    当初汉朝,刘邦想找六匹同色的马拉车都没有,丞相萧何也只能坐牛车,河套和辽东也都在匈奴手中。比起大匈奴,契丹和女真只能算是渣渣了!

    唐朝则是又找又买,好不容易凑了五千马匹,靠这点本钱起家,而当时北方同样有强大的突厥,一直打到长安城外。

    可人家唐太宗牛逼啊,带着几个人就去跟突厥可汗谈判,订下渭水之盟,再过几年,就报仇雪恨了。再瞧瞧宋太宗,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,这就是学渣和学神的差距!

    可见,真正问题还是宋朝本身出了问题。

    汉、宋两朝都实行马政,但大汉是真的重视马,专门设立“太仆”一职,位列九卿,每一匹马都登记在册,鼓励民间养马。

    而大宋,金军攻下开封时,宋庭竟然只有七千匹马,还不如开国那会儿!

    据史书记载,北宋饶州养马,“所蓄牝牡马五百六十二,而毙者三百十有五,驹之成者二十有七”

    也就是说,官府养配种的种马562匹,结果养死了315匹,剩下的247匹种马,养出了马驹27匹!

    国有资产流逝到这种程度,大臣们这样办事,国家还不败亡的话,天理难容!

    北宋官方一匹马的价格是五百贯,而边境贸易中,只需要二十五贯,整整差二十倍!

    想到大宋的重重弊端,祝龙从怀里掏出笔来,记在上面。

    第一个字:马;

    第二个字:甲;

    第三个字:志!

    大宋缺的不是战马和铠甲,更不缺名将和猛士,只是大宋天子没有知耻而后勇的志气,如果一连几代的君王都像宋神宗那样,奋发图强,大宋也不会被北方少数民族按在地上摩擦,被打得跪着唱《征服》。

    祝龙闻到了空气中的水汽,他收好小本子,抬头一看,一望无际的梁山泊出现在眼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