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但有经验总好过什么都不会的强。 无奈之下,除了培养官学的夫子之外,冯逍又不得不将培养农家和杂家提上了日程。 而因为农事时期的关系。 杂家的弟子被他扔进了集市当中体验生活,就只带着农家的弟子来到了乡间。 他希望能够通过言传身教,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,让农家走上对于农事研究的专科之道。 而不是和人家道家、儒家、法家跑到高端思想领域,去抢自己不擅长的饭碗。 每个人、每个势力,都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,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别人。 因为有些话说到了明处的话,着实让人不好看,所以冯逍就希望能用行动,来对这些人做出影响。 那些老一辈的人,思维已经固化,冯逍不认为自己能有本事做出改变。 所以此次南下,冯逍所带之人,全都是年富力强,充满了闯劲的年轻人。 除了有拼劲,还主要是他们有学习的心愿。 看着一脸茫然的农家子弟,冯逍无奈的摇了摇头。 “你们是农家的子弟,什么是农家,就是把农民、农业、农村有关的事情,融入到学术之中。” “民以食为天,农以地为本。” “所以,诸位,如果不能让老百姓从这苍茫的大地上,刨出金疙瘩来,你们有什么脸面称自己是农家?” “这……这……土地里如何刨出金疙瘩来?” 听着冯逍的话,周围的农家子弟直接懵了。 如果不是眼前说话之人,是整个大秦学府都尊敬的祭酒大人。 恐怕他们早就哄堂大笑了,土地里刨出金疙瘩,怎么可能? 【这帮家伙,一点幽默感都没有,真实一块朽木。】 看着脸色都憋得有些发红的农家子弟,冯逍心里吐槽着。 “所谓的金疙瘩,不过是打个比方。” “如果你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本事,让这稻田里的稻米,每亩产量达到五石乃至十石的产量。” “对于老百姓来说,这难道不是金疙瘩?” “五……五石?” “十石?这……这如何……可能?” 听到冯逍的话,农家子弟甚至比刚才听到金疙瘩的笑话,更加不可置信。 如今的产量,虽然高低不同,但是大致上,一亩田地的产量普遍也就是一石左右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