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如果冯逍不提出来,那么或许嬴政也未必发现。 可是当冯逍提出来之后,那么以嬴政的智慧,绝对能够明白某些问题的隐忧。 甚至于大部分时间,都是嬴政在配合冯逍的行为。 毕竟哪怕别人看到了问题,也不会和冯逍一样愣头青一样,直来直去地提出来。 而被嬴政惯坏了的冯逍,到后面已经忘记了历史对于嬴政的评价。 尉缭评价嬴政:“秦王为人,蜂准,长目,挚鸟膺,豺声,少恩而虎狼心,居约易出人下,得志亦轻食人。” 而司马迁则认为:“秦王怀贪鄙之心,行自奋之智,不信功臣,不亲士民,废王道,立私权,禁文书而酷刑法,先诈力而后仁义,以暴虐为天下始。” 不管这些评价是否公正准确,但是结合历代著名人士的评价。 起码说明嬴政绝对不是一个体厚仁慈的君王,甚至于个人性情都算不上温和仁厚。 为君的行为和方式,暴君远远谈不上,但是暴躁、严厉、苛刻却绝对不算冤枉他。 只能说冯逍的气运不算古今无双吧,起码也能排进前三了。 否则,换另一人试试,哪怕换他大哥冯劫过来,现在坟头草都能三丈高了。 也无怪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冯逍是嬴政的私生子。 实在是像嬴政这样一个刻薄寡恩的君王。 竟然在冯逍的身上,体现出了远超慈父一般的宠爱和宽容。 甚至都已经不能用宽容来形容,准确来说,都能用纵容来形容嬴政对冯逍地态度了。 如果不是已经确定了胡亥的继承人地位。 甚至大家都要认为,嬴政是不是准备要把大秦的基业,传给冯逍来继承了。 毕竟,所有人都还没有看到过,哪一个君王,竟然纵容臣子不断扩大手中地权势的。 即使有宽容臣子的,但那都是特殊的原因。 比如以尚父名义出仕的姜子牙。 但那是姬发早亡,加上姜子牙年龄大的缘故。 或许姬发临死前,都准备等上一等,要和姜子牙作伴而归的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