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心思(求月票)-《误入官场》
第(2/3)页
郭临安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,他当时转业的时间比较早,要是换到现在,以他正团的职务,能担任县里的普通副处级干部就已经很不错了。而且随着我**队的改革,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,将面临巨大挑战。现在的转业干部·只是降一级任职,以后转业干部到地方后,能降三级任职,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。
“是的,前几天元书记找我谈了话。”朱代东淡淡的说道,去木川的选择·到现在朱代东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。但是元骞振的态度,使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。或许元骞振认为,楚都市的经济发展,已经走上了健康之路,只要有合格的执行人,自然会让楚都在几年之内,连续不断的创造着经济奇迹。
楚都市的经济发展,去年确实只是打基础,真正呈现井喷式发展,应该是在接下来的几年。但是元骞振没有预料的是,欧谱班跟朱代东的发展思路看似差别不多,其实相差悬殊。按照欧谱班的想法,楚都市在近十年之内,都要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,外来资金毕竟是有限的,而地方政府是狼多肉少,如何快人一步抢到先机,将关系到本地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。
朱代东对楚都市的国有企业改制时,把全市的企业,按照产业不同,大体上分成商贸、建筑、机械、化工、机电、服装、食品这七个不同的产业。同时将这些相买企业,有意识的,迁到相同或相近的区域,形成产业链。
但是欧谱班上任之后,有意识的弱化了这一点。让企业搬迁,不管对哪家企业来说,都意味着利益的损失。在战场上,时间就是生命,对商人来说,时间就是金钱。企业搬迁,除了要加大投入,增加成本之外,停产的这段时间,导致的损失,也是他们不想承受的。而欧谱班的政策,很受他们的欢迎。
对于这样的情况,朱代东跟欧谱班汇报过几次,但欧谱班都只是认真的听,可听了之后,却没有下文。朱代东暗暗叹惜,有人还说自己是急功近利,但欧谱班的做法,在他看来,不亚于饮鸩止渴。
“代东,你去木川到底是担任什么职务。中午吃饭的时候,很多人都对你的事情感兴趣,我们都在讨论,你去木川,到底是去市委,还是市政府。”郭临安笑着说。
“郭书记,你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?其实这几天我一直在犹豫,去木川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”朱代东叹了口气,说。虽然这次去木川,无需再跟省政府签订什么责任书,但他一旦去了市政府,责任也很大。毕竟木川市的市长到现在还是周保宁兼着,如果木川市的发展,因此而放慢了速度,他去市政府等于就是给周保宁背了黑锅。
“大家猜测,你去木川应该还是在市政府,分管的工作,可能会跟楚都差不多。”郭临安说道,现在组织上还没有正式的定论,但是民间的“组织部长”们,对朱代东的安排,已经做了推断。大部分人都认为朱代东应该去市政府,虽说朱代东去市委一样能干得很出色,可现在一切工作,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。一个中心,两个基本点,这是原则,必须要坚持。
“我想也应该是这样吧。”朱代东说,他把车子停好,随着郭临安走进了俱乐部。因为这是徐军的生意,郭临安现在也经常来照顾这里的生意。
只要郭临安在楚都,基本上谁请他吃饭,他都提出要到香山俱乐部。而且他虽有钻石会员卡,但这张卡是身份的象征,并不是省钱的工具,只要他不是主人,就不会出示自己的会员卡。他的资料,这里的服务员都记得清清楚楚,他这个脸就相当于会员卡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