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1章 易普拉欣布阵-《全球战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目前经过充分动员和盟友的帮助,我们一共集结了二十余万全部由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。经过和诸位将军反复协商,并经大维齐批准。我方的兵力布置如下:”

    黎塞留的声音再次在会场响起:“斯拉夫师、奥斯曼第三师、阿拉伯第一师,进驻亚历山大港。前敌总指挥为尼古拉斯*鲍里斯。两个波斯师、奥斯曼第四师、阿拉伯第二师、阿塞拜疆师这五个师,将盘踞在耶路撒冷周围。前敌总指挥为易普拉欣*侯赛因。如果敌军进攻耶路撒冷,他们负责防御。如果敌军不来,他们就是机动部队。

    奥斯曼第一、二师,格鲁吉亚师、亚美尼亚师,这四个师将顶在伊斯坦布尔东侧.这位帕夏,您有什么疑问?”

    “阁下,我并没有要质疑您的意思。只是,按照你刚才讲的安排,我们在匈牙利、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乃至塞尔维亚、希腊,这么多的地方,难道全部放弃吗?”

    “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。”易普拉欣站起身来:“阿里帕夏,我想您应该已经去看过新军的演习了吧?”

    “是的,大维齐。”

    “那您认为,我们的四个师顶到匈牙利一线后,能不能在敌方和我们的新军有着同样装备的二十万人的重压之下,守住漫长的战线?”

    看着这位帕夏哑口无言后,易普拉欣走到会场中央:“各位,军事技术的革新,使得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在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争中,堑壕战的反复争夺,才是主要的形式。而要进行堑壕战,在我们的兵力有限的情况下,我们无法守住太宽的正面,只能是在伊斯坦布尔以东,挖掘六道战壕,守住这段狭长的防线。

    同时,由于战争形式的改变。无论攻防两方,对弹药的消耗比起以往,都曾几何倍数的剧增。如此一来,后勤保障就显得非常重要。我方在伊斯坦布尔附近布防,后勤压力近似于无。而敌人穿越崎岖的巴尔干半岛,这个后勤压力,就不问可知了。”

    到了这里,易普拉欣的方略已经非常清楚了:以伊斯坦布尔和亚历山大港两座坚城为依托,和欧洲联军展开堑壕战乃至城市巷战。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,挫伤敌人的士气。等待战机的出现:奥斯曼帝国内部问题一大堆,比如说在分配部队方面,就得考虑他们的出身地和信仰。但是,好歹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国家,而欧盟却是上百个政治实体强行捏在一起的联盟。只要战事时间足够久,内部先出问题的,一定是欧盟!

    “阁下。”又一位帕夏站了起来:“我们就这么大踏步后退,一点抵抗都不做的放弃整个巴尔干?”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这样的,我们将以庄园在巴尔干的西帕西为主力,组织一部分轻骑兵进行游击,力争对敌人的后勤线路进行有力的打击。”

    不过,也就是巴尔干了。所谓百年海军,易普拉欣心里很清楚,自己上台的时间太短了,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。在北非那样战争几乎全都是在沿海一带进行的战场,骚扰敌人后勤这个事情,就不用去想了。

    “阁下,我有一个提议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