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远远满足不了大秦对于粮食的诉求。 于是,冯逍在来到吴县的乡间之后,就专门开辟了一片稻田。 并且随之下达了一条非常奇怪的命令。 “但凡是发现异常的稻穗,都可以高价售于官府。” 这也是冯逍实验后世的人工授粉培育法,看能否利用变异的稻种,来培育出新的稻种来。 “先生这样做,是有什么目的吗?” 看着冯逍完全抛弃了贵公子的风范,一身麻布短衣。 就那么蹲在泥水地里,用着刷子一个稻穗,一个稻穗地刷着花粉。 周围的农家子弟,终于忍不住,开始询问起来。 看了一眼眼前这数十米见方的小块试验田,又看了看周围负责笔记和打下手的农家子弟。 冯逍停下了手中的活计,站起身来。 “你们都是农事之中的行家,那么对于稻谷如何结穗、产量,有没有研究过?” 听到冯逍的话,所有农家的弟子先是一愣,然后相互看了看,这才齐刷刷地摇了摇头。 对于农家子弟这幅表情,冯逍也毫不意外。 原本,他对于百家学说之中的部分学派,充满了期望。 比如农家、墨家、杂家等。 毕竟和儒家、法家这些高端的学派相比,起码农家、墨家之类的,还算是扎根于百姓之中。 但是等到实际接触之后,冯逍却大失所望。 后世之中,道、儒、法等寥寥无几的学派保留传承,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 原本他以为专业领域更强的几家学说,却和他们学派的名字名不副实。 农家对于农事,杂家对于经商,也就是矮个子里面拔高罢了。 除了墨家对于工具的改造还显得专业一些,其他的学说,也就是经验传承多一些。 但在创新上,和根源的研究上,也就和当时的普通水平,半斤强八两罢了。 第(3/3)页